赤松茸种植技术 赤松茸是一种与树根共生的野生食用菌


赤松茸种植技术 赤松茸是一种与树根共生的野生食用菌

文章插图
1、准备培养基:
选用稻草、稻壳、木屑等混合发酵制成培养基,散热后用于栽培 。
培养基的配方有:
(1)稻草90%,稻壳10%;
(2)稻草80%,木屑20%;
(3)稻草40%,玉米秸秆40%,稻壳10% 。
播种前稻草、秸秆需浸水2天,或者铺畦后充分浇水 。在高温天气原料应经2~3天的预堆发酵,翻堆散热后再用作栽培 。培养料的含水量要达到70%~75% 。
2、播种:
【赤松茸种植技术 赤松茸是一种与树根共生的野生食用菌】选择合适的种植场地,种植前进行整地、消毒,然后按照一定距离播种 。场地宜选择近水源、排水方便、避风、向阳,又有部分遮阴的地方,最好是在土质肥沃、含腐殖质而又疏松的壤土上种植,有利于早出菇和提高产量 。在栽培场地四周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后积水,地块清理杂草后用旋根机进行旋根以利于作畦,畦宽45-50厘米行宽60-80厘米 。
以冬闲田进行陆地栽培或者用塑料大棚进行设施栽培,为创造大红菇的半遮光的生态环境,可在顶部加上一层塑料遮阳网,或者种植蔓生植物适当遮光,也可以另加草帘等创造半遮光、保湿、保温的环境 。根据气候变化以及出菇情况进行通风管理 。
在整地完成后可以泼浇1%的茶子饼水或者辛硫磷进行杀虫、预防虫害 。如果选用山地作菇场,必须撒用灭蚁灵、白蚁粉等灭蚁 。然后在畦内铺一层20厘米厚经过浸泡处理的秸秆,不要超过30厘米厚也不要低于20厘米,成龟背形畦床,畦与畦之间留80厘米的人行沟道 。
把秸秆压平踏实,再在秸秆上铺一层经过预湿的稻壳,厚5厘米,把菌种掰成鸡蛋大小放在稻壳上进行播种,采用梅花形或三角形点播,距离10-12厘米 。每平方米用秸秆10-15千克,用种量0.6-0.7千克 。
3、其他管理:
赤松茸生长期间还需做好温度、湿度的管理,长成后及时采收加工 。当料温高过30℃时要揭膜通风,在畦面喷冷水降温,畦面干燥时也应喷水以保湿,要求雾状水使覆土层湿润而水不进入料内为准,气温10℃以下和雨天应盖膜 。

    推荐阅读